樂理、音樂教學理念
學習樂理 — 並非只是爲了掌握一門生存技能,而是加強與開發一個人對於邏輯思維的理解和應用。
樂理教程分爲兩種:功能樂理 (德文:Funktionstheorie) 和音階樂理 (德文:Stufentheorie)。
在中歐國家的音樂學院裡,所強調的通常是功能樂理; 而在別處 (尤其台灣,美國等)則
是音階樂理和其羅馬數字。雖然兩者的思維有所不同,甚至在分析上會顯出明確的偏差,
我認爲把兩種結合起來才是最全面的學習方式,也是為將來面對曲目分析最完善的準備
— 無論時期、風格、還是出題老師的國籍。
我的課程順序如下:
1. 音階、音程,它們的傾向
2. 線條,它的走動
3. 轉折、終止、樂句
4. 和聲、「非和弦」音
5. 和聲進行、音階樂理
6. 功能樂理、和聲「暗示」
7. 八度原則,、五度圈
在視唱聽寫方面:雖有竅門,卻無捷徑。
這也是爲什麽在每次的上課過程中,我會強調學生將正在學習的樂理知識用唱的方式來應用。
關於他:
目前於德國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,擔任本校樂理課程講師。
1991 年他出生於上海,幼年隨父母移民美國。2013 年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Los Angeles) 鋼琴與作曲雙主修畢業,期間獲得多項獎學金與獎項, 並之後在該校從事樂理課程教學。
2016 年赴德國進修作曲碩士以及博士文憑,在作曲教授們沃爾夫岡·里姆(Wolfgang Rihm)和 馬庫斯·海希特爾(Markus Hechtle)的指導以及巴登-符騰堡州獎學金的贊助下,以一好成績榮譽完成 在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 (Hochschule für Musik Karlsruhe) 的碩士及博士文憑學業。
2021 年榮獲 Hoepfner 基金會的獎學金 (Wolfgang-Rihm-Stipendium),以及恩斯特·馮·西門子音樂基金會的贊助,且完成一部寫給 SCHOLA Heidelberg 的委託作品。
自 2022 年他在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以講師資格任教樂理課程。精通英文、德文、中文等語言。